整间铺子从门店装修、店内设计,或多或少都有方青青的影子。
只是她都是零碎的跟公公或者大哥二哥出个主意什么的,其他人就没想那么多了。
倒是让她过了一把瘾,以前也很想买一家店铺自己做老板的,可惜还没有攒够那个钱。
现在嘛,这家铺子虽然目前是挂在她公婆名下以后极大可能会留给大哥或者二哥,方青青也不介意。
她努力的让铺子生意好,也是为了整个家好,为了自己过得更好。
特别是系统的奖励积分到账以后,方青青的心里美滋滋的。
2500000积分?
不少了,自打上一回帮黎三郎制作了“救命药丸”,她现在在积分上可是非常穷酸的。
而后面一个许诺更是让方青青惊讶。
…………
方青青若有所思的点头,没有继续深究这件事,只是记在了心底。
其实,从本心来讲,倒是宁愿自己不会使用到那个所谓的特权。
如果生活状态都是安稳的,又怎么会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
小富即安,所谓的特权不一定会是好事,平平淡淡才是真!
开业第一天的福利是“限时特价”,就是每碗面降价一文钱,或者或是买四碗送一碗。
主要是考虑到到这里吃面的大多是学生,他们经常都是呼朋唤友一起来的,这样可以合起来买。
于是,方青青才想出了这么一个点子,走的就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这第一天开业,吸引到更多的顾客,哪怕只是路人看着你这铺子里面红红火火的。
人民群众普遍都有这样的从众心理,就会觉得这家铺子的东西应该是真的好吃,下意识地就会走进铺子里尝试一番。
而方青青对黎大嫂的厨艺有信心,相信只要那些客人进来吃过了,以后肯定都会再来的。
所以第一天的活广告十分的重要,量大才是关键,当作是前期投入一开始方青青就跟家里人说了第一天不要指望挣多少。
不过这一天准备好了充足的食材,老大夫妻老二夫妻带着几个孩子还有黎小妹一起,还准备了许多的包子糕点什么的。
而黎大嫂提前一天都开始准备高汤。
最早的时候面摊只是卖清汤面,主要是方青青怕黎大嫂忙不过来。
后来生意渐渐上了正轨,黎二嫂和孩子们也都在那里帮忙,索性就教了大嫂熬煮高汤。
用那个做汤底下面,客人们吃得更舒心了。
而他们熬汤的材料基本上用的都是没有多少肉的骨头,实际上花费并不大。
高汤的滋味好,关键还是方青青在里面加了几样药材,每次炖煮的时候放一点。
一整锅汤都变得更加鲜美,那些材料都是家里自产或者山上寻回来的,让面汤更加的鲜美但是价格跟别人家差不多的。
所以生意才会越来越好,吃过了“黎家面馆”的清汤面,基本上都会成为回头客的。
而通过这件事,聪明的黎母更是得出了结论:
读书人厉害。
老大媳妇之所以熬出来的汤好喝,是老三媳妇提供的法子,用的材料看着普通。
可如果不是老三媳妇看了书懂得那些,他们这些大老粗,天天见着还都以为只是野草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呢。
黎大嫂黎二嫂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她们就更加勤快的把屋里屋外的活都给干了。
只希望老三媳妇更多一点时间,孩子们可以和她一起多学学。
石氏更是有私心,现在家里人都搬到了县城,小妹以后说亲的对象身份肯定就不会太低了。
哪怕是看在她有个秀才郎以后还可能是举人老爷的三哥的面子上,媒人也只会把那对象往高里拔。
但是石氏却始终知道,有多大的肚量才吃多少的饭,如果小妹自己没有本事只是靠着兄嫂哪怕嫁入了好人家也不一定守得住。
只是希望,她多和她三嫂相处,不但可以学一点三哥三嫂的本事。
也可以,多沾染一些她三嫂的福气。
至于说铺子里面的许多素菜包子,则是石氏的主意,反正面都是大量一起买的价格上会有优惠。
至于馅料,老大媳妇调和的,也是菜园子里自家种的蔬菜。
反正人多,连夜做的大白面素菜包子做了许多,今天进门的客人吃碗面的话都可以额外送一个包子。
结果第一天的生意非常红火,主要是人很多,别说几个孩子就连黎老头黎母都在铺子里帮了一天的忙。
从早到晚,不是招待客人就是在后厨帮忙,洗洗刷刷的。
累是真的累,可是各人精气神十足,都在等着老三媳妇算账。
开业第一天,包子是附送的,主要是糖水和汤面。
汤面卖的是多,不过也是因为今天搞活动,实际上一碗挣的没有往日多。
但是总数量多啊,加起来还是十分不错的。
方青青让大毛二毛一起帮忙,数清楚了铜钱数,到这种小铺子吃东西当然不会有人用银钱了。
基本上都是用铜板的,加起来今天一共收了1200文钱。
这只是毛利,扣除本钱的话自己大概能拿到一半的盈利。
就等于说今天大概有五六百文的盈利,这也不错的了,比摆摊强一些。
如果天天有这样的利润,一个月三十天那可是相当于能挣十八两呢。
顺利的话,不到半年买铺子的钱就可以赚回来了,以后铺子是自家的多余挣的全部是节余了。
多好啊。
“不过第一天是因为有买有送所以客人多,以后就不一定天天有这么好的生意了。
而且今天可是家里所有人都在铺子里帮忙,这些劳动力成本也要扣除的。
按照这样算的话,今天没有挣到六百文,最多也就五百文钱了。”
------题外话------
今天的第三更!
您可能还喜欢的小说: 这个巫师他就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