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相察觉到后宅的动静不对劲,带人冲进去的时候,只看到一群女护卫挟持着李林玉,张朝英和两个孩子,已经不知所踪。
别人跑了无妨,甚至李林玉的死活他都不在意,但凌志不能丢啊!
凌志丢了,他们即便师出有名,可扶持谁做新帝?
还是这么好的傀儡皇帝!
李相反应很快,兵分三路,一路去追踪凌志,一路救李林玉,另一路则往西山赶。
迎回太皇太后与废帝之子,如今已经不是废后本人愿不愿意的问题了,而是她必须得愿意!
他没敢给肃国公送信,准备自己解决这个大问题。
可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厮杀声,他放弃救下李林玉,跑出去一看。
明明已经封禁的长安城,出现一支幽州军,将他派出的人马全部截杀。
同时,一排排手弩指向了他……
肃国公那边,同样觉得眼前看到的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凌王留下的幽州兵不多啊!
怎么会一瞬间有这么多兵马?他突然想到,前段时间有一群商队从幽州回来,难道是商队之中混进了士兵?
还是这些人早早就埋伏在城郊,躲过了他的侦察?
没等肃国公想出自己失算的原因,甲四率先发动攻击,这根本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肃国公的兵马除了禁军还算是正规军,而禁军有一半留守长安城,其他的兵多是权贵的府兵,也就是护卫。
个个养的肥头大耳,欺负欺负底层百姓当然没问题,但正规做战,还不如之前幽州城附近的山匪流寇。
再加上幽州军这边的火药、鱼油、手弩等新式武器,肃国公以为自己是奇袭,却不知他是掉进甲四早就布置好的陷阱中。
从腊八粥入锅时接到敌袭的信号,等拿下敌人全部人马,腊八粥还没熬好。
甲四都忍不住啧啧有声,就这战斗力,当年鞑子如果是从凉州攻打大夏,说不定已经兵临长安,引发一场史上浩劫的长安乱。
就这你们还不愿意迁都!你们以为凌王殿下把你们当成宝不成?我们幽州要讨好你们,劝着你们迁都吗?
呵,一群废物蠢货,我们巴不得你们露出马脚,一网打尽呢!
你们迁到幽州都是浪费粮食,这么舍不得走,那就将尸体留在长安吧!
更可笑的是,肃国公和李相等人,被甲四投入大牢时,还信心满满,甲四绝对不敢杀他们!
他们其中一些人的家中,可是有丹书铁卷的,便是凌王本人来了,也不能杀他们!
然后甲四带人抄家时,特地将丹书铁卷当着权贵的面,打碎成废铁。
甚至还特地让史官看着,直接道:“你据实来写,也好告诉后人,丹书铁卷可不是免死金牌。”
“幽州律下,无人有特权!”
凡是参与此次暴动的,全部抄家灭族,不过妇孺不杀,不连座三族。
然后肃国公和李相就看到,没有人替他们说话,百官一声不吭,权贵自顾保命。
至于百姓,对于凌王杀权贵一事,那是举双手赞成。他们甚至都不问杀的是谁,反正在百姓看来,权贵就没好东西。
肃国公以为会是凌王亲自赶来处置他们,毕竟他可是一等国公,但凌王连个信都没传来。
甲四和三司官员监刑,腊月十二这日,菜市口行斩刑。
到死,李相和肃国公都是懵的,如果把这件事当成赌局,他们以为自己能跟凌王对赌,没想法凌王直接掀桌子,压根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至于李林玉,甲四特地送到西山给太皇太后处置,太皇太后听说菜市口杀的血流成河,凡是参与的权贵,管你皇室宗亲,还是一等国公。
在幽州军那群杀人如麻的士兵面前,都只是一具尸体而已。
太皇太后吓到了,再不提去幽州的事,赐李林玉三尺白绫,送她上路。
据说因李林玉死前不断诅咒,嬷嬷只好先让人割了她的舌头,再送她上路。
而废后听闻,李林玉的儿子被张朝英带走,她竟然感动哭了。
因为在她看来,若凌王连李林玉的儿子都能容下,那肯定也不会要她儿子的命。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被长安权贵利用,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抢走儿子,再做一回肃国公的事。
柳家抄家时,抄家的士兵很小心,没有破坏任何物品,只是封禁了柳府。
这是凌王妃特地交代的,以后柳家这宅子,就是宝儿的嫁妆。
柳侯和他的两个儿子都参与了这次暴动,当柳侯在牢中时,想到姜氏的劝说,后悔不已。
他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不断叫着他夫人是凌王妃好友,他要见凌王一面。
甲四据实以告,直接断了他的念想:
“你怎么有脸提你夫人?你们家当年是怎么欺负她们母女的,王妃可是一清二楚。”
“对了,姜氏和宝儿已经到幽州了。这份和离书是本将军替姜氏写的,你签个名。”
柳侯本来是死也不肯签的,他恶毒地道:
“姜氏这一辈子,生是我柳家的人,死是我柳家的鬼!”
“她逃到幽州,也要背负柳家妇的罪名!”
甲四像看傻子一样看他:
“她是柳家罪妇,宝儿就是柳家罪女。你柳家女眷以后就是庶民,能不能活下去,说不定还要仰仗你那柳家罪女。”
柳侯一怔,看着牢里肖氏的两个儿子,想到他被肖氏迷惑,想到他和姜氏刚成亲时的甜蜜,他痛哭流涕,一步错,步步错。
他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
他猛捶胸口,吐出一口鲜血来,沾血为墨,签了这份和离书。
他这是无声地向姜氏道歉,直到今日,他才认知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错。
腊月二十,凌王的旨意到达长安,表扬甲四平定长安乱,同时再次催促百官,迁都进度不能因为过年而放缓。
这一次,长安的权贵和士族,老实的跟鹌鹑一样,比百官更积极地准备着迁往幽州。
据说菜市口的水沟,血水结成冰,一个腊月,城门口都是排队出殡。
果然,杀戮才是最好的震慑。
让甲四意料不到的是,凌王还派了一个官员来主持迁都大计。
派的人不是他心心念念的莫修谨,而是陈星耀。
甲四明白,王爷这是用了他这把利刀之后,要用陈星耀来安抚吓破胆的长安人。
陈星耀觉得自已在凌王夫妇眼中不是官,而是一块活动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他建设北疆才有点成就,还没缓口气呢,就接到这个任务。
快马加鞭赶回长安,知晓肃国公之乱,不少旧时好友都死在这场祸事之中,心中一阵唏嘘。
而长安的权贵和士族,看着陈星耀,比他更唏嘘,当年他这个太子表弟,跑去投奔边关的凌王。
谁不骂上一句,陈国公一世聪慧,结果生了个傻儿子。
而现在,再看陈星耀,没人会说他是傻人有傻福,只是感叹,他是慧眼如炬啊!
您可能还喜欢的小说: 这个巫师他就不科学